首页>财经 > 快讯 >
一个老旧住宅改造片区兑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看样本 2022-03-01 17:47:34  来源:嘉兴市人民政府

【看样本】

一个老旧住宅改造片区

兑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

近日,嘉兴市南湖区农翔社区银柳坊的居民张根鸿出门买菜,下楼转弯步入绿道,穿过和睦桥就到了杜鹃坊,然后直达三水湾农贸市场。“这座桥是去年新造的,把我们两个小区连在一起,出门买菜不用再绕到马路上,方便又省时。”张根鸿笑着说。

跟随张师傅的脚步,记者在现场看到,和睦桥为钢结构,清爽的白色桥体架设在河道上。“这座桥于去年7月完工,长27米、宽2.5米。”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两个小区被河道分隔,各自在河道边做了围墙,我们在改造时把围墙拆除,整理沿河空间打造滨水绿道,不仅架起了两个小区居民间的方便桥,还增加了休闲锻炼的场地。”

打破围墙、连片出彩,提升居民获得感,这得益于南湖区创新推进的老旧住宅“划片改造”模式。

银柳坊所在的农翔片区是全区首批“划片改造”试点之一,片区内还包括杜鹃坊、牡丹坊、石榴坊、教工宿舍等小区,总建筑面积36.36公顷,住户2662户。

区品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社区网格划分为基础、以完整社区理念推进老旧住宅“划片改造”,能有效整合片区资源,整体提升风貌特色,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的民生问题,系统推进基础设施更新联动,努力营造服务齐全、宜居便利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看数据】

一批“民之所盼”照进现实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题中要义,也是保障居民从“住有所居”到“居有所宜”的民生之举。去年,南湖区23个老旧片区焕发新颜,惠及居民3.6万户。

“今日水仙坊,鸟枪换了炮;想来水仙坊,看咱新面貌;听我表一表,小区‘净齐好’……” 南湖街道水仙坊小区居民曹文明,用一首五言自由诗《十赞“水仙”换新貌》,表达了享受品质生活的喜悦。

办好每年两会期间出炉的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也是南湖区回应民之所盼的重要抓手。

去年,大桥镇、余新镇、东栅街道等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发热诊室,全区建成4个健康智慧小屋,助力构建免疫屏障;推出920个就业见习(实习)岗位,组织相关招聘会20场;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30公里;培育放心消费单位2366家……翻开南湖区2021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八大民生项目涉及常态防疫、全民反诈、就业创业、消防安全、农村公路蝶变、放心消费、幸福养老、“菜篮子”提质等多方面。一张张高分答卷,让南湖百姓深切感受“幸福来敲门”。

与此同时,一批标志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项目应声落地,进一步提升了南湖区宜居品质。甪里街延伸段、庆丰路隧道实现通车,东部新城、高铁新城等区域间黏合度更高;清华附中嘉兴学校投入使用,省身学校、亚欧学校加快建设,持续擦亮“学在南湖”品牌;南湖天地、南湖市民广场惊艳亮相,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美丽南湖”有了更多精彩注脚。

【看抓手】

矢志不渝践行为民初心

去年,南湖区荣登“2021年县域品牌形象百优县市”榜首。实力登榜背后,是南湖区委、区政府矢志不渝践行为民初心,用心兜底线、用情惠民生、努力增福祉的生动实践。

作为中心城市品质提升的主城区战场,南湖区切实扛起首位担当,特别在承担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重任时,南湖铁军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创新采用居民意见两轮征询制,将居民呼声较高的改造内容纳入工程范围,真正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数智赋能民生事业,桂苑小区成功入列浙江省数字社会系统建设“揭榜挂帅”首批中榜单位;电子小区邻里中心成立全市首家“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甪里社区、渔里社区加速“向未来”的同时,农翔社区、桂苑社区入选全省第四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

过去一年,南湖区心系百姓优化民生供给,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双减”工作扎实推进,全区增加公办学位39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荣列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精神文明高地领域首批试点。

坚决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从车站到小区,从景区到工地,从菜场到网吧……红船旁的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长、微网格长等纷纷冲到第一线,紧盯重点场所,健全防控链,打好主动仗,全力守护人民健康。

关键词: 惠民之花 以民为本 12371共产党员网 西柏坡精神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劳模精神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