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 > 快讯 >
湖湘自然历 | 鱼翔浅底⑩相隔20多年,我们重逢 2023-05-26 07:59:32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年5月26日 星期五小满第6天

鳤 那边一别,匆匆数年。

2021年,在一次对湘江流域的联合执法调查行动中,长株潭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联合执法工作指挥部发现了鳤鱼,让他们欣喜异常。很多人不清楚,这距离上一次在湘江水域发现鳤鱼已经过了20多年。


(资料图)

鳤鱼俗称刁子、麦秆刁,是长江流域中的一种中小型鱼类,身体细长,呈圆筒状,头短,稍侧扁。色彩分明,腹部银白色,体背部蓝绿色。鳤鱼的尾鳍分叉很深,体侧正中上方有一条浅黄绿色的纵带。

作为有江湖洄游习性的鱼,鳤鱼一般在下半年进入湖泊中肥育,生殖季节则回到江河急流中生殖。现在,正是它们生殖高峰期。鳤鱼们需要在流水中捕猎昆虫、小鱼小虾饱腹,但它们“多吃不胖”,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大多数体重保持在0.5至1千克,不过,有记录的最大个体也可以达到10余千克。

20多年前,春夏之交在湘江中钓到鳤鱼并非难事,但随着鳤鱼生活的水域生态系统恶化,它们逐渐失去踪影。2016年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被评定为极度濒危。

随着“十年禁渔”的实施,鳤鱼重现湘江,其野生种群的恢复,对全省生态系统可能都将产生一系列后续影响。

鉴于鳤鱼的生态价值,省内科研工作者正在加大对其保护力度,同时也会加快对这种珍稀鱼类开展保种、驯养繁殖、养殖等技术研发,为其重返大自然提供技术支撑。

【小名片】

鳤鱼(Ochetobius elongatus),是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鳤属鱼类,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类水体中均有产,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为干扰等原因,鳤鱼的资源量萎缩严重,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的境地。

文/彭雅惠图、智库/湖南省水科所设计/李真明 统筹/周月桂

作者:彭雅惠

责编:黄婷婷

一审:黄婷婷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关键词: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