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 > 快讯 >
湖湘自然历丨林中采药去⑪遇见“伯乐”,野草成了“千里马” 2022-11-01 07:47:55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 霜降第10天

怀才不遇这件事,绞股蓝经历了很长很长时间。

从远古时代开始,绞股蓝已在秦岭以南地区四处随遇而安,从平原到山岗,从田野到沟渠,它们天生地长无人关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五叶攒生一处的鸟足状复叶虽有特色,但并非独有;夏季绽放的黄白小花、秋季结出的豌豆大紫黑果子,无论形、色还是气味,都没什么出类拔萃之处。

浑浑噩噩不知岁月,直到1400年前后,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橚被流放到云南。这位被朱元璋大骂“自古至今愚蠢无有如此者”的藩王,其实是位医学高手,眼见云南众多百姓因饥荒误食毒草毒叶而死,深受震撼,于是着手研究可食用植物。1406年,朱橚将400多种植物的产地、药性等相关信息配图描述,用以在饥荒时期为灾民寻找可食用植物提供导向,最终编撰成《救荒本草》。书中,绞股蓝之名第一次出现。

朱橚描述,它是田间延蔓而生的野草,“救饥采叶,熟水,浸去邪味,淘洗净,油盐调食”。

可充饥,成为绞股蓝“与众不同”的起始。风雨飘摇的动荡生活,让越来越多人用绞股蓝充饥。吃得多了,人们发现这种草似乎还具有抵抗疫病、解毒护体的功效。于是,绞股蓝又出现在许多民间药方中。

不知从何时起,《救荒本草》飘洋过海,被日本人深入研究。

20世纪70年代某天,日本植物药理协会竹本长松“偏头疼”发作。患病近30年,他用尽各种药物偏方都无法缓解,这次嚼食了大量绞股蓝,竟然止疼。

从此,竹本长松带着课题组对绞股蓝开始持续数年的科研探索。

1987年,课题组从绞股蓝中分离出单体皂甙超过83种。要知道,人参被视为“灵丹妙药”靠的主要就是单体皂甙,而绞股蓝中的单体皂甙有4种与人参所含单体皂苷分子结构完全相同。

竹本常松等人的研究成果,迅速引发各国科学家关注。1986年,绞股蓝被我国国家科委以“名贵中草药”的身份列入“星火计划”,开启我国对绞股蓝的开发应用新局面。

时至今日,人们已从绞股蓝中分离出单体皂甙142种,并发现了黄酮、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及钾、钠、钙、铁、磷等,往昔的山乡野草成为治疗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抗病毒及神经类药物研发领域的“新秀”。

开发40余年,如今野生绞股蓝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人工种植的绞股蓝则成为高效经济作物。在邵阳西部绥宁县,绞股蓝种植成为当地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自动化生产加工线逐年完善。电商营销团队加入,使绥宁绞股蓝线上年销售额超100万元。

【小名片】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攀援植物。茎细弱,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叶鸟足状,通常5至7小叶,小叶片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花雌雄异株,雄花圆锥花序,花梗丝状;果实肉质不裂,球形,直径5至6毫米,成熟后黑色,光滑无毛。花期3至10月,果期4至12月。

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清肺祛痰、养心安神、补气生精之功效,可用于降血压、降血脂、护肝、促进睡眠以及治疗肠胃炎、气管炎、咽喉炎等,并用于多种癌症的抗癌临床治疗。

绞股蓝在湖南全省山地广布,一般生长于海拔300至1900米的山谷密林、山坡疏林、灌丛或路旁草丛,喜阴湿环境,忌阳光暴晒,宜在土壤湿润、肥沃、偏碱性的林地栽培。

文/彭雅惠 图/王旭军设计/周圆 智库/王旭军 综合协调/张慧 统筹/周月桂 特别支持/湖南省林业局

作者:彭雅惠

责编:刘奕楠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关键词: 食用植物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