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受新一轮疫情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当前形势下坚持稳字当头,一系列政策举措要靠前发力、适时加力。
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综合施策保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23条金融举措出台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一段时间以来,助企纾困再出实招。这是对眼下受到疫情影响行业企业的“雪中送炭”,迫切需要加大力度落细落实,让政策更快直达市场主体。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国内疫情近期频发,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增加。比如,部分物流受阻,一些企业订单交付出现困难,企业生产成本走高,餐馆、旅店等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稳住市场主体,减负纾困政策及时跟上。针对经济一线面临的切实问题,中央及各地各部门正加紧研究并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解“燃眉之急”。比如,要求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逐个攻关解决重点地区突出问题,就是聚焦眼下最紧迫的物流问题,畅通经济运行。从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进一步明确企业减负重点到各个地方版纾困举措,可以看到,产业间、区域间政策更加细化,增强市场主体应对困难的底气。
增强政策连续性,助力稳定预期。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没有改变,市场主体在一定时期内仍将面临较大压力。要在落实既有政策举措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连续性、稳定性,适时将部分阶段性惠企政策转化为可长期实施的政策,“放水养鱼”,为企业稳步发展增添定力。
疫情影响是暂时的,企业发展是长期的。助力企业不只是为“救急”,更要着眼于长远。将纾困解难与激发活力并举,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打好“组合拳”,方能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眼下,相关政策陆续出台,要真正落地见效,还需各地各部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把问题考虑得更透彻,把应对措施执行得更周密,让各项具体政策充分发挥为市场主体纾困的实际效果,为企业带来更多获得感,助力经济稳字当头、健康发展。(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 新华时评:让纾困政策更快直达市场主体
- 【上海战疫】出舱!
- 一季度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权威发布)
- 这些使馆审发蓝色健康码!最新赴华政策来了
-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聚焦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
-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感染2753+17066
- “躺平”没有出路,“动态清零”才是最佳方案(人民论坛)
- 保供“最后一公里”,我出一份力
- 粤港澳合作 互联互通正加速(经济聚焦)
- 一只候鸟的迁徙路(一线调研)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乌克兰2022年GDP将下降35%
- 博鳌准备好了
- 日本反疫苗团体擅闯诊所 大喊“接种是犯罪”被捕
- 美疾控中心:奥密克戎新变体正在美站稳脚跟
- A股“三桶油”聚齐了!中国海油4月21日登陆上交所 发行价格为10.8元/股
- 深交所终止*ST长动上市 自4月27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
- 柴桥街道联合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对沿街商铺进行检查
- 奇安信将开放8个研发平台 推动研发人员实现人效比40%左右提升
- 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启用健康防疫核验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