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三极观测与大数据团队张臻研究员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宇航局、北京大学等利用陆面过程模型结合多个模拟实验,首次定量分析了2000年到2021年全球湿地甲烷排放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正在加剧,并可能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威胁全球碳排放控制目标。该科研成果北京时间3月2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
张臻研究员表示,湿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6%,是地球上最大的甲烷天然来源之一。甲烷是全球气候变化中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强效温室气体。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湿地生态系统产生的甲烷微生物活动增加,释放出更多甲烷,这种现象被称为“湿地甲烷反馈效应”,是地球系统科学中重要的自然反馈过程,对气候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过去20年中,湿地甲烷排放量平均每年增加1.3—1.4百万吨。自2007年以来,大气中甲烷浓度开始快速增加,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创下历史新高。湿地甲烷排放的增加趋势高于此前平均每年增加0.9百万吨的估算。有观测数据显示,全球大气中的甲烷碳13稳定同位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大气甲烷来源的成分中,湿地等自然排放源可能是主导因素。
△近三十年大气甲烷浓度及其增加速度的变化(来源:NOAA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
结合陆面过程模型模拟实验,科研人员认为,在20年尺度上,这种增长仅有<5%的概率发生,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在一些地区,如非洲南苏丹湿地,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甲烷排放量异常增高。
△基于观测的湿地甲烷排放变化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估算的对比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全球湿地甲烷上升的原因,科研人员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和再分析数据估算了全球各大洲的湿地甲烷排放量。实地调查数据显示,南美洲是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最大贡献者,而卫星数据表明,南亚和东南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科研人员认为,热带非洲湿地、亚马孙流域及周围湿地、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湿地及泥炭地可能成为大气甲烷上升的重点地区。这些地区缺乏足够的观测资料,未来,应利用卫星观测和多种观测方法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监测。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关键词:
- 最新消息:中美科研合作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加剧 或威胁全球减排目标
- 我国今年首个核电机组开工建设 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度
- 灌溉新模式、无人机监测……科技助力春季生产 麦田管理更精细
- 全球热文:集友股份:控股股东所持公司24.68%股份被司法冻结
- 世界热头条丨圣阳股份:公司一季度订单充足
- 【快播报】柳工:发行可转债30亿元 申购日为3月27日
- 专家建议高度近视优选RGP隐形眼镜!
- 焦点观察:【地评线】太阳鸟时评:春风拂暖“旅游路”,中国经济涌动发展新活力
- 当前热文:调查:高通胀加剧美国人医疗负担 超七成人支付账单有困难
- 今日热闻!成都机动车预选号牌业务知识点
- 全球关注:成都新车上牌是川A还是川G?
- 【报资讯】成都新车上牌地点
- 湖南银保监局下发通知 推动财险业做实做优风险减量服务
- 在韶山打造亚洲最大单体风电叶片数字工厂 三一重能104米陆上风机叶片下线
- 行业联合会与银企携手开拓供应链金融
- 打造绿色储粮新样板 湖南省属国企联手开展实仓防虫处理协作
- 长沙金融业联合会着力打造行业聚合平台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爱喝青花郎?
- 热文:9.98万元起,秦Plus-DM-i 2023冠军版是不是好车?
- 环球快讯:微软Copilot来了,金山办公们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