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 > 综合 >
湖北十堰:守护丹江水长清 2022-04-05 05:31:38  来源:海外网

汉十高铁动车组行驶在丹江口库区浪河特大桥上。陶德斌 刘 昆摄

3月22日,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水库江口段,偌大的湖面如同一面镜子,沐浴在细细的春雨中。一大早,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江口村护水员罗天志就和同事乘着电动小船,沿着水库岸线一路巡查。

罗天志站在船头,时不时用手中的网兜打捞起水中的枯树枝等漂浮物。在他的身后,丹江口大坝在薄薄的雾气中露出厚重的轮廓。“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保持在II类以上,可以直接饮用,味道甘甜。看到环境这么好,就觉得我们之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罗天志感慨地说。

今年50岁的罗天志曾是一名渔民,在汉江里有100多个养殖网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后,为保一库净水北送,他和十堰市3000多名渔民一道,按照统一部署,陆续拆除网箱、退捕上岸后,领取了补偿,并被村里聘为专职护水员。

“上岸之后,我种植了20亩柑橘树,一年纯收入5万多元,加上担任护水员,每月还有1000元工资。守着好山好水好风光,日子甜蜜蜜。”罗天志笑着说。

十堰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多年年均水资源总量达400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始终把生态功能作为首要功能,把守好‘中华大水井’作为首要任务。”十堰市委书记胡亚波表示,近年来,为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十堰清理库区网箱18.2万只,关停转产高污染、高耗能企业560家,拒批有环境风险的项目120个。

水源地的保护,直接受益的是当地百姓。天气晴好,十堰市民杨志金带着5岁多的孙女来到犟河边游玩散步。岸边步道上游人如织,水鸟在河中嬉戏。

“这条往西流的‘犟河’,又回到了我儿时的样子。”今年65岁的杨志金感慨地说,他小的时候,犟河水清澈见底,他经常下河摸鱼捉虾,后来随着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两岸工厂、大楼林立,犟河成了黑水河,鱼虾消失不见了。

曾几何时,在汇入丹江口库区的12条河流中,十堰市有剑河、犟河、官山河等多条河流水质不达标。为确保 “一江清水入库”,2012年以来,十堰自筹资金30多亿元,探索建立“截污、清污、减污、治污、控污、管污”综合治理体系,启动十堰市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丹江口水库库滨带治理等项目,整治排污口590个,完成河道清淤138公里,建成城市污水管网1300余公里,黑臭水体全部清零,剑河、犟河、官山河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

“优美的水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和灵气。”胡亚波说,近年来,十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植绿增绿、以林护水,完成石漠化等水土流失治理700平方公里,年均人工造林约3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3.86%,2811名河湖长常态化巡河,区域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从政府到民间,当好“守井人”逐渐成为十堰人的自觉行动。2016年,杨志金带领周边一些老党员和退休职工,自发组建成立了“犟河民间护河队”。他们每天义务在犟河流域巡逻,发现垃圾及时清理,劝阻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如今,护河队已经发展壮大到了20多人的规模。

扎实的水源地治理和保护,为南水北调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介绍,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513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4亿。其中,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过460亿立方米,生态补水近80亿立方米,全面助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本报记者 范昊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4月05日 第 08 版)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直接受益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