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面对疫情多发、市场萎缩等问题,我国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消费和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内需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表示,聚焦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努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今年一定能进一步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稳增长,扩大内需出实招。过去一年,各地区各部门着力稳投资、促消费,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1%,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扩内需成效“杠杠”的——
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支撑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举办购物节等活动、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激活和释放农村消费潜力……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上年的下降3.9%转为增长12.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达到24.5%。“在一系列精准政策措施的助推下,消费这驾‘马车’加速奔跑向前!”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说。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短板弱项领域得到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补短板领域持续发力、产业升级投资继续加快……202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比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1%,高于全部投资12.2个百分点。
“去年以来,投资缓中趋稳,规模继续扩大,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兆安建议,围绕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推动“两新一重”和民生领域投资;同时,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把产业投资与产业调整、产业升级有效结合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认为,过去一年,国家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培育链条完整的内需体系,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就业政策配套实施、协同发力,充分激发了国内需求潜力。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
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今年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代表委员认为,面对压力,要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更好发挥其拉动作用。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从需求侧提升消费能力。“扩大内需,要解决‘有钱花’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说,既要确保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又要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他认为,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高,能显著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从供给侧优化配套服务。在广东深圳,近年来当地引入中国平安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等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呼叫、远程照护、居家安全监测、文化娱乐等服务,搭建智慧养老服务网。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金李认为,政府应统筹安排,将社会优质有效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养老质量。可依托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大数据中心,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共享,实现无线定位、安全监测,打造智能养老立体网络,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
抓住新增长点,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谈民强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了我们信心,相信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自主品牌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他认为,民族汽车品牌一定要真正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增加经费投入,加大自主开发的力度和深度,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通过接入冷链系统和数字经济平台,湖北罗田大别山锦秀羊借助盒马APP仅需40个小时就能出现在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让我们更加坚信数字经济这条路是走对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秀说,“数商兴农”、电子商务进乡村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用新业态、新模式连通“绿水青山”,为农村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发力促消费的同时,如何扩大有效投资?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稳投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表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有利于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下一步,广东省将全力管好用好专项债资金,做实做细项目储备,加强专项债券制度建设,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补短板,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曹慧泉表示:“我们不仅要抢抓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大重点领域投入等机遇,针对性加强产业项目谋划铺排;更要紧盯群众生活中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着力推进医院床位、小区梯位、停车车位等建设,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百姓生活更有幸福感。”
优结构,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投资结构,破解投资难题,切实把投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应加大对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投入。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胡晓炼说。(本报记者 孔德晨 徐佩玉 齐志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3月11日 第06 版)
- 广州众城【上叶蓝莓叶做新生代健康茶饮料】
- 方太携手国家航天院所,以航天同源科技高能气泡洗引领厨房创新
- 望古唐网络科技BOOS联盟进军短视频带货平台
- 思之敢响,声之敢为|“敢响”2022成都时尚消费影响力盛典现场直击
- 发力蛋制品 劲仔食品小蛋圆圆鹌鹑蛋入围iSEE全球创新品牌百强榜
- 新捷途X70S颜值与实力全面升级,将于4月29日发布预售
- 奶茶行业品牌多、竞争大 冰雪时光靠什么赢得掌声?
- 千千惠生活全国上线“随心退”功能,消费者可无条件随时退款
- 杭州临平区:创建市场疫情防控“三色”预警分类管理机制 动态防控监测预警
- 海南开展防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入岛联合执法行动 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 河北保定市场监管局创新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原料新鲜 用料扎实 冰雪时光稳扎茶饮下沉市场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平安陕西建设先进集体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