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 > 综合 >
坐上风口的充电桩亟需精细化运营,快电帮运营商补齐短板 2021-07-15 11:18:03  来源:榕城网

如今,充电桩赛道的战火越烧越旺。

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92.3万台,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运营商共有11家。其中,特来电运营22.0万台、星星充电运营20.2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分别位列前三。

这是一条高速前进的赛道,没有哪家敢慢下来。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与“充电桩”相关的企业超过10万家,其中年内成立的企业高达2.3万家,火热程度远胜当年团购行业的“千团大战”。

风口之下,资本涌入。6月20日,亿纬锂能发布重要公告,表示拟参与“充电桩一哥”特来电的增资扩股事项;21日,云快充宣布完成B1轮融资,投资方为宁德时代、合力资本和财信金控旗下财信产业基金。

火热的赛道亟需冷静的思考。充电桩利用率如何提高?充电桩运营商盈利难如何破解?从产业趋势到技术路线,从充电换电之争到充电桩运营模式孰优孰劣,这些关系行业长远发展的问题需要亟需理清。

易运营孤岛现象导致充电桩利用率低

尽管充电桩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但其发展的难点、痛点也十分突出,如区域性明显、利用率偏低等。阿尔法工场研究院去年10月底获取的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充电桩行业利用率平均只有4%左右,在充电桩铺设最多的北京、上海,利用率仅有1.8%、1.5%。

由于充电桩运营商多且分散,运营商与用户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存量充电桩仿佛一个个“孤岛”,车主要么找不到桩,要么找到桩却用不了,这种现象导致不少充电桩自建成之日起就处于闲置状态。

其实,充电服务不是单纯建设充电桩那么简单,而应该是做成一张网,并通过后期的运营管理实现利用率的最大化。很多运营商觉得只要建好充电桩就能赚钱,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前期建桩只是完成了充电网络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需后期精细化运营才有实现盈利的可能。

也有一些人认为充电网络只是个消费互联网平台,这也是错的。充电网络连接了人、车、充电设备、服务等要素,而非一个个单向物理充电插头的充电桩。在这个系统中,每天都发生着海量的人与车辆的交互、设备和设备的交互。充电网络应该是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综合体,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充电桩经营者,产业链的两端都要兼顾好,这个网络才能走得更长远。

此外,大量中小充电桩运营商的宣传推广能力、数字化水平较弱。运营能力的不足进一步影响了充电桩利用率的提升,继而影响了企业盈利能力。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亟须更具成长力与规模化的商业模式,促成运营商经营模式的升维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

平台各自为战导致运营不佳商业模式有待探索

对用户而言,充电桩的使用体验也十分糟糕。一部分电动车车主手机上会安装多个充电App。这些五花八门的充电App,暴露出了充电桩的另一个弊端——未实现互联互通。由于各家的支付方式不尽相同,导致跨平台支付无法实现,造成了一车多App的现状,极大影响了消费者的充电体验。

更让人忧心的是,充电桩的管理松懈也会导致充电过程中不合理、不文明使用的现象发生,这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充电桩的损耗。

不过,市场上也出现了像快电这类第三方充电平台,为充电桩难以精细化运营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针对运营商流量少、充电桩利用率低、无法互联互通的现状,快电一方面接入市面上主流运营商的公共充电桩,一方面不断提升用户规模,通过用户与商户的精准、高效连接,解决了信息不透明、用户触达难等痛点,有效提升了充电桩的利用水平。

除了推动行业互通互联,为运营商流量赋能外,针对充电桩建设投入大、回本慢的问题,快电为运营商提供从选址、设计,到安装、测试及后续日常运维的“建站+运营”全流程服务。比如,在建站之初,快电能够基于大数据系统开展能源热力图分析,为运营商提供选址建议;建站过程中,快电可集合合作伙伴零散的采购需求,以大规模直采方式降低充电桩采购成本,同时保证充电桩品质和售后服务质量,并为合作伙伴提供一定的金融分期方案,降低建站投资门槛;建站后,快电可帮助运营上开展线上及线下运维管理,提高运营商的运营管理水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运维层面,快电既能借助数据中台、营销策划等能力,帮助运营商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品牌推广、流量引入等定制化运营方案,助力其降本增效;还能“手把手”帮运营商运营好充电站场,快电组建了一支“线下铁军”,弥补运营商的线下运维短板。通过这支专业、有责任心、高效的团队,与快电合作的某充电场站取得了单枪充电量提升超过25%,新客户数量提升超过15%,客诉降低超过50%的成绩。

经过前两年的跑马圈地、野蛮生长,从野蛮生长向精细化运营转变已经成为充电桩行业的共识。无论是充电桩设备制造商、运营商还是类似快电这样的第三方平台方,都应当练好内功,选择精细化运营,提升充电桩使用率和用户体验。

站在产业链的高度,快电正以充电桩新基建为平台,融合技术、信息、金融、商业、管理等要素,优化产业链各节点之间的交互方式和资源组织方式,为充电桩行业探索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助力充电桩新基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